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日本汉学家笔下的近代北京风俗

发布: 日期:2021/5/26 来源:《重庆文史馆讯》总第169期 浏览:

陈平原

一座都城,有各种各样的面相。有用刀剑刻出来的,那是政治的城市;有用石头垒起来的,那是建筑的城市;有用金钱堆起来的,那是经济的城市;还有用文字描出来的,那是文学的城市。

我关注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兴趣点明显倾向于最后一种。其中,城市的历史想象和文化记忆是我关注的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是建起来的,也是说出来的——尤其是城市所蕴含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即内在的力度和美感,往往需要人文学者帮助发掘出来。

这里面,经由史家的学识和文人的激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北京城,可以说最容易感知,也最好触摸。但此次演讲,我主要从图像的角度来讨论北京这座城市。这就要从一位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说起。他策划、编制的《北京风俗图谱》,是今天我们了解近代北京乃至中国弥足珍贵的材料。

青木正儿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他的专业是戏曲研究,著有《中国近世戏曲史》《元人杂剧序说》《中国文学概说》《中国文学思想史》《清代文学评论史》等。

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文人雅趣和好奇心的学者,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学艺术,从钟鸣鼎食到竹头木屑,全都感兴趣。这种广泛的趣味使得他性情优雅、文章洒脱,通晓琴棋书画、吃喝玩乐,尤其擅长茶和酒,可谓真正把爱好和学问做到了“合二为一”。

青木正儿让人特别感慨的有三点:第一,做学问不分专业、不断代;第二,文体无往而不可,可以严谨考证,也可以放旷阔达;第三,兼有艺术家的匠心独运、专业学者的耐心品质,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他那里得到很好的结合。很多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以前老一辈身上独有的、在后辈中越来越难得的趣味”。

 

借助图片呈现来了解中国文学、中国文化是一个秘诀

近年来,青木正儿在传统学术著作之外“不怎么专业”的书,也陆续被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

1999年,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其中就收录了青木正儿的《江南春》和《竹头木屑》;2005年,中华书局刊行《中华名物考(外一种)》,这“外一种”便是谈论美食的《华国风味》;2008年,中华书局又推出《琴棋书画》;2019年秋冬之际,东方出版社出版《北京风俗图谱》。

1925年至1926年,青木正儿在北京留学。当时,他没有住在大学里,而是在北京城里面住了下来,然后到处走、到处逛,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时,他有感于整个北京在迅速地西化,便申请了一笔经费,专门用来制作《北京风俗图谱》。

《北京风俗图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1964年日本平凡社的黑白版,小32开,上下两册;第二个版本是1986年平凡社的横16开的彩色版;第三个版本是2019年东方出版社的中译本,彩色板,横16开,一册。

青木正儿在北京留学期间,风俗调查正风行一时。当时,北京大学积极筹备风俗调查,并在报纸上登出张竞生制作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风俗调查表》,准备调查32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青木正儿与张竞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张竞生看中社会功能,如婚姻那一项,他希望调查童养媳问题、婚嫁人的年龄、聘金、婚礼过程和规矩等,继而在此基础上展开社会批判;而青木正儿是外国人,他更想了解中国的婚礼是怎么搭棚结彩、送妆、上轿、迎亲的。一个强调风俗的社会功能,更多带有批判的眼光;一个关注风俗的视觉效果,更多将其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播。

青木正儿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呢?他在自序中说,自己当年在京都大学读书的时候,念中国文学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风俗方面的。一天,他读到了上海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回老家又看到旧书店里卖的《清俗纪闻》,这些书都把风俗图谱化了。他发现,这样读起来特别带劲,因为房屋构造、室内家具、服饰等事物以图片形式呈现,便一眼就能明白。因此,在图谱辅助下读中国文学、了解中国文化,正是青木正儿的一个秘诀。

 

文人的笔墨情趣别具一格,民间的工笔重彩胜在细节

谈到图像,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绕不开的,即18世纪以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外销画。

外销画,简单来说就是由中国画师绘制、专供国外市场,通常采用透视法、色彩晕染等西洋绘画技法的画作。外销画绘制的主要内容是三百六十行。从这些外销画中,我们能体会到中西结合的审美,也能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真实生活图景。

画画卖给外国人,在19世纪以后的北京是一个很正常的买卖。当时,有很多传教士对中国风俗抱有很大的兴趣,民间画工便把画好的风俗图卖给他们。这种重彩工笔风俗图,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描绘三百六十行的系列图画,最早是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由浙江收藏家金德舆在乾隆南巡时进献的《太平欢乐图》。《太平欢乐图》是一套记录杭嘉湖地区风俗、展现百姓安居乐业、百工技艺场景的宝贵生活长卷。

它记录的民俗、饮食、特产、百工技艺等,可以说包罗万千。从弹棉花、箍桶、修鞋、刻图章、捏泥人到卖雏鸡雏鸭、卖糖粥、卖桑蚕等,可谓应有尽有。

1909年至1910年,上海的《图画日报》连续推出“营业写真”,总共连载了456幅,讲的也是各种各样的职业,如排字、运输、卖报、卖小说等,还着重介绍各种各样的新行当、新职业,让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