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明月湖”诗歌节暨第八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协同创新区隆重举行。市政府文史馆馆员、西南大学教授吕进作为诗歌节暨诗学论坛主席致开幕词,市政府文史馆馆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赵心宪,市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万龙生作交流报告。
此次国际论坛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南方文坛》编辑部共同主办。诗歌节以“诗与科学交相辉映”为主题,诗学论坛以“国际华文诗歌的交流与互鉴”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的100余名华文诗人和诗学家汇聚山城重庆,共享华文新诗的华彩盛宴。
开幕式上,吕进馆员致开幕词,对远道而来的各位诗人、学者表示欢迎,指出华文新诗既要长期关注新诗的“守‘常’求‘变’”“新诗的文体规范”等根本性话题,也要积极关注新的诗歌现象、研究新的诗学问题,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诗歌写作提出的挑战等。这是当代诗人与诗学研究者的责任,也是中国新诗“守常求变”和永葆生命力的根本。
分论坛中,赵心宪馆员以《传统诗词的吟诵师承个案——梁上泉音乐文学吟诵起点的探讨》为题,从2006年《澄翠楼诗话》释疑访谈展开,从吟诵师承谈起,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海德格尔艺术诗学“一切艺术都是诗”的内涵辨析以及中西诗歌音乐性存在本质的语言规律,为当代新诗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6日上午诗学讨论中,市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万龙生立足于自身的创作实践,对格律体新诗百年来曲折发展的历史及令人欣悦的现状做了简要论述。在报告中为新诗辩名,强调了建立新诗格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诗的形式、韵律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新诗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新诗的二次革命”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进路。